![]() |
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正常时血清中的AST含量较低,但相应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ST释放入血,故其血清浓度可升高, 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40单位/升, 当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大于1时,提示有肝实质的广泛损害,预后不良。 1.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血清AST活性可明显增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0~30倍, 不高于同时测定的血清ALT活性。当血清AST活性增高持续超过ALT活性时,提示肝炎病变呈慢性化和进展性。 2.肝硬化、肝癌、肝淤血、胆道梗阻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3.AST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心肌梗死时血清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8小时血清AST活性开始上升, 18~24小时达高峰,AST活性峰值与梗死灶大小成正比。若无新的梗死发生,4~5天后酶活性恢复正常;若再次上升则提示梗死灶扩大或有新的梗死发生。 4.肌炎、挤压综合征、肌肉损伤、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升高。 结合AST/ALT的比值,可以进一步对肝脏疾病进行一些判断,当比值1,特别是>2时,表明主要是坏死型的严重肝脏疾病。 5.其他:部分对肝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鲁米那、安定、非那西汀、呋喃类等可使AST浓度升高。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什么意思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为谷草转氨酶,缩写又称之为AST。 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或心肌细胞中,主要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 最多的是用来判定肝脏功能是否有受到损伤。因为正常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含量很低, 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到损害时,细胞内的谷草转氨酶释放到血液里面, 就会引起血液里面的检测升高,从而用于提示是否有相关的细胞异常、组织损伤,以便于及早的给予处理。 谷草转氨酶主要是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当中,当细胞损害比较严重时, 谷草转氨酶会大量释放出来。当谷草转氨酶的升高数值超过谷丙转氨酶时, 往往代表细胞损害比较严重,已经让细胞内的线粒体受到了损伤, 才会导致线粒体内的谷草转氨酶大量释放到血液里面,从而出现谷草转氨酶反而比谷丙转氨酶更高的程度,通常说明细胞损害的严重性。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什么意思 手机浏览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参与蛋白质代谢的酶,分布于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胰腺等器官和组织中。 <span] 肝脏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最多,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正常人血液中含量较少,一般在0-40U/L。 <span]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功能是参与人体代谢和作为肝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 <span] 1、参与代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负责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催化,丙氨酸和谷氨酸都是蛋白质, <span] 而丙氨酸又是人体细胞进行糖代谢的中间载体,有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催化, <span] 丙氨酸和谷氨酸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相当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间接参与了糖代谢; <span] 2、肝损害指标:当各种病因引起肝脏损伤时,肝细胞浆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首先释放到血液中, <span] 引起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增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对于肝脏的损伤极为敏感, <span] 极少部分肝细胞发生损害就会使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产生巨大变化。 <span] 所以作为肝损害的敏感指标。如发现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首先需要检查肝脏是否出现了问题。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德氢品牌动态网
( 湘ICP备18009476号-3 )
GMT+8, 2025-4-28 23:11 , Processed in 0.05151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